梁思成先生曾指出:“艺术之始,雕塑为先。”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雕塑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动物或人物的姿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创造。中国的青铜器、秦俑、宗教雕塑、陵墓雕刻等古文物的出现,丰富了雕塑语境;战后,雕塑由室内走向了室外;当代,“跨界”文化背景下许多被忽略和未被开发的艺术环境不断被创新,雕塑通过记忆、联想等方式发展了叙事手法,形成了当今的立体形式、多姿形态的格局。
根据传统定义,雕塑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即通过雕、刻、塑创造各种造型。同时,立体主义、建构主义、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以各种语言形式出现在雕塑中。在当代,雕塑已扩展到所有事物。正如布朗库西简化后的人物,他们最终都是物质实在性,都是对雕塑主题和文学叙事的排斥,并以此凸显雕塑的物质特征,即材料属性。日常生活和艺术之间的界限不断被艺术家跨越和模糊,如杜尚的作品《泉》。瓷器属性对于解读作品的意义并不重要,语义错误和日常物品的语境转换成为之后抽象雕塑家创作的中心。
在当代雕塑作品的语义中,任何物品都可以被认定为雕塑:从空间造型、纹理的简化到对生活物品、成品材料的直接拥有,雕塑的概念被堆叠起来,在精神层面上降低了雕塑的技术门槛。尽管如此,雕塑语言经历了历时性的演变,但它的基本元素,如空间、质量、物质、光与影,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雕塑具有物质实体的三维特征,蕴含着对空间最根本的依赖——无法摆脱周围的空间。因此,空间依然是雕塑的基本语言之一。
具体到企业文化,我们分两类来阐述雕塑与空间的关系。
1.写实雕塑造型
各个企业文化均有各自的特点、各个企业的故事。企业文化IP的设计利用艺术的语言,雕塑的形式输出更为直观。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园区办公大楼均会设计企业形象,雕塑的展示。以此不光美化空间,更加直观的输入企业文化形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具有自己独有的文化以雕塑的形式展示出来,如苏州东环路上的红蚂蚁装饰公司墙体上的几只红色的写实的蚂蚁形象雕塑嵌到大楼的外立面上。
2.抽象雕塑造型
更多的当代雕塑作品中,不光在公共性空间使用,也逐步在企业的设置。每一件抽象雕塑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与理解,绝不盲从。静观其作品,就会从那简洁的形体中感受到一种气质和力量,仿佛能真实触摸到雕塑的灵魂;会从那利落的形体与空间的消长中体悟到艺术家在超越具体物象描绘后,找寻到的一种精神与自由。如如皋希尔顿酒店门前的《曙光之星》。
雕塑艺术在如今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想要取得更大的进步,则需要发展雕塑语言的独特性。而雕塑的叙事性能发挥雕塑家的主动性,不拘泥于单纯的再现写实,从意象中渗透出事件之美感。观者“他”观察、了解雕塑时,与雕塑家“我”所感知的世界不尽相同,观者“他”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忽略了雕塑叙事的过程及结果,只关注到雕塑叙事的形态本身。如何在雕塑叙事中架起观者“他”与雕塑家“我”沟通、连接的桥梁,是雕塑在创作中需要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