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讲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从ip的重要性到中国自有名片--中国手工艺与中国建筑的展示,本期继续教育比较齐全的涵盖了我工作中所需要学习的,也是我兴趣所向的内容。从这次学习中,整理分享下我的部分学习心得。
就设计方面会讲讲自己的工作经历与感受。
自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于设计工作。先是做了与苗绣相关的布艺设计、材料包开发等工作。因为个人原因去做过饰品的买手工作,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行业,中国传统手工艺,继续苏绣相关的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后来因苏绣课程的提出与非遗进校园的趋势,开始做刺绣针法的学习整理、课程设计与教学,也设计过饰品、笔记本、团扇等多种载体、各种运用场景的苏绣产品设计工作。设计是本职工作,但这几年也一直在拾起与放下这部分工作。因为缺乏灵感,定不下设计方向,设计带来的压力随白日工作延续到黑夜梦里,为减轻随之而来的这些压力与焦虑,拾起、却也是不甘心就此结束自己坚持了这么久的设计工作。于是,通过减少部分设计工作,开拓其他工作;也通过专业知识的补充学习,定期外出看展交流。看到了别人的好东西,受到了好东西的冲击。学习过程中也经常会思考为什么这个会吸引我、它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而后通过积累去获得自己的好主意,碰撞出能落地的创作想法,坚持自己心中所想做的事情了。
因此自己深知设计出一个能过得了自己的关,还能过得了市场的关的内容有多难。所以对于行业内纯抄袭的行为充满愤怒与无奈,人人自媒体的时代,好的东西总能很快被人发现,抄袭的成本也随之降低。之前自己能做的就是不去抄袭,经过这次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产权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知识产出。
坚持创作,不吝啬分享,好东西值得更多人看到。
接着讲一讲自己特别想拓展探索的一方面,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相关的文物,通过研究古建筑,培养美感,学习驾驭材料,进而产生新的设计,创造力从“温故知新”中不断雄壮起来。
七岁前,生活在泥墙夯起的西北,七岁后来到白墙黑瓦的江南,这是第一次对中国的建筑产生认识。而后,对中国建筑的启蒙应该是在每一次的旅行,很多次旅行也是因为被这些建筑所吸引而前往。
曾探访过故宫得各个宫殿,看过龙门石窟的石刻艺术,也走过一座座大小桥梁,推开一扇扇门扉。也通过偶然一次机会,买了本梁思成和林徽因撰写的《中国建筑史》,也因为“中国建筑有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情趣、生活智慧在里面”就此打开了对建筑的好奇。
通过建筑来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来倾听她的故事,也因为一次次的了解,开始融入这座城市,开始产生更深的热爱与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