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6日,我国著名的缂丝艺术家、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金山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1岁。噩耗传来,人们无不感到悲痛。从此,中国缂丝艺术界失去了一位蜚声中外的“顶级大师”。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重大损失。

斯人虽逝,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对中国缂丝艺术的贡献:是他,勇赴故宫博物院,复制了千年国宝缂丝;是他,创造了一种“绞花线”缂丝技法,成功缂制了毛主席草书诗词;是他,大胆创新,突破千年缂丝传统的局限,发明了双面三异(异色、异样、异织)缂丝艺术品;是他,挺身而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传承保护苏州传统缂丝而鞠躬尽瘁。

01· 攻坚克难,复制国宝缂丝

王金山(1939.2-2020.1)

王金山,于1939年出生在苏州,受苏州传统文化熏陶,自幼就喜欢年画、玉雕等艺术。8岁时开始学习书法和绘画,1956年初中毕业后,进入苏州市刺绣工艺生产合作社工作,拜当代著名的缂丝名家沈金水为师,学习缂丝。进入苏州刺绣研究所后。他又向苏州书画名家顾仲华、张辛稼、吴䍩木、徐绍青、张继馨等学习书法绘画技艺。同时,在沈金水师傅的指导下,苦练缂丝技艺,掌握了“结”、“掼”、“勾、”戗”的技法。他第一幅独立完成的作品《白头翁·竹雀》,图像生动,形态逼真,一连制作十幅,销售一空。后来他又复制了大幅缂丝《柳鸦芦雁图》和中堂《百花齐放》,深受好评。之后,他又到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沈阳博物馆等有关单位参观学习及查阅有关史籍书刊,观赏唐以来诸家真迹,从中了解缂丝源流演变和各个朝代间的不同风格特征,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水平,全面掌握了缂丝的历史渊源及历代缂丝的工艺和织造手法。

王金山复制  南宋沈子蕃《梅花寒鹊图》

王金山复制 宋 朱克柔《莲塘乳鸭图》

196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等人到苏州邀请缂丝著名艺人沈金水赴京,复制宋代缂丝名家沈子蕃的作品,但因沈老年已古稀,身体欠佳,力不从心。于是,便由王金山代替沈老,赴北京完成这一任务。在故宫复制南宋缂丝名家沈子蕃《梅花寒鹊图》时,他不敢有丝毫马虎,而是反复对照原作,精心配色,没有现成的色线,就自己动手染色线,仔细分析其经纬的密度,制定织造顺序,打制小样织造。落机后,见一切皆好,就是古旧韵味不足。于是,他就向故宫的织绣专家请教,请他们提供古缂丝的样品。当发现古缂丝因年久而失泽,风化陈旧时,他进一步大胆将复制的作品进行了一番特殊加工处理,使全幅画面呈现出古旧气息。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织造,《梅花寒鹊图》终于复制成功。从1963年至1965年的三年间,他在故宫先后还对沈子蕃缂丝名作《青绿山水轴》和北宋包首《紫鸾鹊》、《红花树》等藏品进行了研究复制。在这个过程中,他分辨出北宋缂丝和南宋缂丝的不同特点:北宋缂丝经粗而稀,纬粗而厚,织物挺刮古朴;而南宋缂丝的经纬线则与北宋相反,经细纬密,织物纹理分明细腻。王金山还总结出复制古代缂丝作品必须要做到“三个一致性”,即:与原作经纬线材料的一致性;色彩的一致性和技法表现的一致性。因此他复制出的宋代缂丝作品,都与原作一模一样,得到了故宫专家的一致认可,并得到吴仲超院长的高度评价。故宫将他复制的作品连同宋代缂丝原作一起被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

王金山复制  南宋沈子蕃《青绿山水图》

2004年12月,王金山应首都博物院邀请,去北京为首都博物院修补清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该龙袍是首都博物院的藏品,破损部位有四百多处,龙袍材质大多开裂,有的地方断经缺纬,有的竖存缝隙,修补难度很大。修复时,除了用结、掼、勾之外,对龙袍的竖存缝,运用对搭梭来补竖缝口。当修复了一百多处竖缝后,龙袍恢复了平整挺刮的模样。对所修补用的金线也做了必要的技术处理,对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达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增强了龙袍的牢固度和完整度,从而提高了龙袍的收藏价值和展览效果。对此,首都博物院领导和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王金山为“顶级缂丝大师”。

02· 锐意创新,突破缂丝传统技法

艺术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缂丝艺术也是如此。缂丝是我国最古老的织造技艺,也必须根据当代缂丝表现题材的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王金山大师在继承传统缂丝技艺的同时,根据当代缂丝艺术表现的需要,锐意创新,创造了新的缂丝技法,进而推进了中国缂丝艺术的发展。

毛主席诗词《长征》

1966年,王金山与他的合作者缂制了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作品。传统缂丝一般只能表现楷书,而毛主席的书法是草书,其字如龙飞凤舞,气势磅礴。而其草书诗词中的枯笔锋芒,看上去断断续续,似连非连,在传统缂制中很难处理。经反复研究,以玄色作字,纯金线作地,创造了“绞花线”技法,解决了这一难题,这在缂丝史上是个创举。后来,王金山与他的同事们又以“绞花线”技法,花两年时间,精心织造了一幅宽8米,高2米的大型金地缂丝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作品准确地表现了毛主席书法苍劲雄健和一泻千里的最高意境和韵味。作品送到北京后,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好评。该作品被陈列在毛主席纪念堂西大厅里。2009年,他又为毛主席纪念堂再次复制了缂丝作品《西江月·井冈山》。

双面三异《牡丹·山茶蝴蝶》屏 正反面

1978年,苏州刺绣双面异样异色异针绣诞生后,王金山大师想,缂丝是否也能创新呢?经过精心研究,反复试验,他于1982创新制作出双面三异(异色、异样、异织)缂丝《牡丹·山茶蝴蝶》。第一次突破了传统缂丝“纹色正反如一”的技法,作品正反两面三异:一面是牡丹,另一面是山茶花;一面是蝴蝶,一面是尾叶栩;印章异,一面是“缂丝”二字,另一面是“王金山”三字。缂织时,他对缂机进行了改造,缂织技法根据图案变化而变,创造了“移纬法”、“穿刺法”、“拼梭法”等新技法。这幅《牡丹·山茶蝴蝶》被列为珍品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1984年,他又成功缂出两面完全不同的三异作品《寿星图》。作品两面底色、图案、印章都不同:一面是清代画家任伯年的寿星,另一面是吴昌硕的篆书“寿”字。技术上运用了“多色合纬法”、”穿刺法”、”移纬法”、”拼梭法”等技法,使用两面纹样框架不受经纬规则限制,小面积任意变化。这种新工艺的成功,为今后的缂丝开创了新路子,也结束了自古以来缂丝两面图案一致的特征。此幅作品创作成功冲破了缂丝艺术一千多年来的传统框框,在缂织过程中运用了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技法,使作品呈现出艳丽动人、多姿多彩的艺术效果。作品得到了专家同行们的赞扬,并获得了轻工部颁发的二等奖。

03· 呕心沥血 传承发展缂丝艺术

半个多世纪以来,王金山大师把自己的心血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缂丝事业,无论是在缂丝行业的低谷时期还是高峰时期,他始终呕心沥血地传承发展缂丝艺术,并为缂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金山在苏州刺绣研究所期间,曾任缂丝技艺指导。改革开放后,苏州刺绣的蓬勃发展激发了他的热情,他就想着要把苏州缂丝搞上去。1978年,为了发展苏州缂丝工艺,适应国际市场对缂丝艺术日益增长的需求,苏州筹备成立缂丝厂。王金山毅然担任了筹建组负责人。缂丝厂建立后,他便担任了厂长。之后,他到日本考察了中国缂丝在日本市场的有关情况,包括花式、品种、质量、样式、销量、价格等情况。回国后,即试制了缂丝移条带,并获得了轻工部创新产品奖。产品投入市场后很受欢迎,产品利润可观。1982年,缂丝腰带获得了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和江苏省优质产品奖,并为国家创收了大量外汇,同时也将日本的缂丝技艺在苏州地区推广。

为进一步推进苏州缂丝的发展,1985年3月,苏州成立了缂丝研究会,而王金山则被推选为会长,成为苏州缂丝领军人。之后,他带领和组织苏州地区的缂丝技艺人员,开展缂丝学术研究,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提高苏州缂丝技艺人员的技艺水平。

王金山给巴西总统夫人介绍缂丝作品

1991年,王金山大师担任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工艺美术博物馆(筹)馆长后,又访问了巴西,智利等国,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缂丝的精湛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1999年,他建立了王金山大师工作室,继续从事缂丝研究、创作,并致力于传承缂丝艺术,培养缂丝艺术接班人。2006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王金山则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后,他更是呕心沥血地培养年轻一代,甚至患病后仍孜孜不倦地传授技艺。2017年,他已78岁,但他还不辞辛劳出任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缂丝专业委员会会长,带领苏州缂丝技艺人员,为再创苏州缂丝的新辉煌而耗尽心血。

王金山画稿并缂丝《八骏图》

难能可贵的是,王金山在繁忙的生产实践和艺术活动中,还不忘总结缂丝技艺和理论。他先后撰写了《缂丝》《苏州缂丝今昔谈》《浅述宋缂丝沈子蕃·青碧山水轴技艺表现手法》《苏州缂丝沿革和继承发展》等文章,分别在有关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在专业学术会上交流。近年来,他又编著了《苏州缂丝》一书,并于2013年11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党和国家对王金山大师的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多次被评为部、省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1988年,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1992年,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拍摄专题片,《梭舞人生》,专题报道了王金山大师的缂丝艺术成就。2008年11月,王金山大师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评为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并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万缕千丝夺天工,缂成国宝传人间。王金山大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巧夺天工的缂丝技艺,将永远成为缂丝人学习的范本;他无限忠于艺术献身艺术的精神,将永远是我们工艺美术人学习的榜样;而他缂制的经典作品也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